2016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圆满落幕

专委会新闻 / 2016-06-05 10:17:24

国家卫计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处长马天龙、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主席励建安、珠海市卫计局副局长黄林富等多位领导及专家莅临了大会并发表致辞及演讲。

康养融合,聚力共赢。6月17日-18日,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珠海市蓝海之略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6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康复与养老产业博览会”在全国宜居城市第一名的珠海成功举办。该大会围绕“康养融合、聚力共赢”的主题,共开设了1个主论坛、8个专题分论坛、近百个康养类企业展位,吸引了上万名观众参会参展。

亮点一:大咖云集珠海论道医养融合,创新居家医养模式引发关注

16日举办的开幕式设置了访谈环节,围绕“康复学科如何支持配合养老产业发展”、“如何破解医养结合邻避效应”等热点议题展开,郝德明、励建安、罗志林、王玉林等业界专家及企业代表进行了精彩的观点碰撞。郝德明称,发展康养事业不仅仅需要政府的鼓励和社会的支持,更需要加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法规给予引导。励建安提出,我国康复与养老领域都分别是一片蓝海,需要更多社会机构积极参与开发和实践,并探索康养融合的新蓝海模式,形成连续性的医、康、养融合服务体系,以倒推政策法规的完善和民意的支持。

除了精彩纷呈的主论坛,大会还举办了10场专题分论坛,其中包括2场高规格的学术年会: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珠海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珠海市康复学会和珠海市残疾人康复协会2016年年会。与会专家聚焦“如何针对康复与养老产业进行投融资管理、如何进行康复专科及医疗养老机构建设,剖析全新且适合国情的康复与养老结合的医养模式,探索国外及粤港澳地区先进康养融合模式,以及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如何实现康复及养老的信息化”等当前康复与养老领域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度的探讨。另外,本次大会还为与会者提供探访澳门镜湖医院的机会,实地考察先进的康复学科建设,开拓视野学习交流。

亮点二:公益融于艺术,50万善款彰显民企社会担当

本届大会不仅积极探索医疗、康复与养老的结合之路,也不遗余力的致力于推动医疗、人文艺术与慈善公益的融合。在16日举办大会开幕式晚会以公益为主题,吸引了数千名观众的参加。深圳点亮生命残疾人艺术团带来了励志舞蹈《点亮生命》、《致青春》,蓝海之略艺术团带来了独创的《烛光里的妈妈》等人文类节目,引发现场观众潸然泪下。大会的承办单位蓝海之略向广东卓如医疗慈善救助基金会捐款50万元,以用于珠海市老年人的健康关爱基金,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对老年人的身心关爱。仅晚会现场就已派发200余张老年人关爱卡,这些老年人将获得免费健康体检等服务。艺术、人文与公益的结合,让参会人员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医疗的正能量与促进医疗本质回归的共同心声。

令人瞩目的还有本届大会同期举行的康复与养老产业博览会,博览会为康复和养老产业的融合发展及学术交流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本次博览会设置了康复医疗展示区、医疗养老展示区、周边服务类展示区,各种投融资服务类企业、康复医学设备类企业、医疗技术与经营类服务企业、移动医疗商汇聚一堂,共同展示医疗最前沿的医疗技术、设备、服务及各类解决方案,观众在展会上接触到国际康复医学及医疗养老产业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最尖端的康复及养老设备/产品、最前沿的康复医学技术、最新颖的康复医疗与居家养老相结合的服务模式,而企业、医院和各类机构也获得最佳的合作机遇。

康复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养老事业也在进一步深化,康复与养老的结合更是推进民生工作的力举。励建安教授在接受珠海电视台等媒体记者采访时总结道:“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进程加快,养老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目前,我国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医养融合这个主题,有机会在未来十年或二十年时跑到世界最前列。本次大会,把大家聚集起来,共同探讨与分享这一社会问题,这对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康养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康复医学与养老产业深度结合的新起点,大会已经成为产业界、学术界与政府部门密切合作的新平台,为推动我国医康养融合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