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社会办医发展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第三届医疗健康与社会办医创新发展论坛召开

专委会新闻 / 2016-04-27 16:24:30

2016年4月18日,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与国药励展集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医疗健康与社会办医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成功举办,论坛围绕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医改的政策方针,促进我国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等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展开讨论。本届论坛邀请了来自有关政府部门负责人、著名专家学者、医疗投融资机构负责人、医院院长和医疗管理专家等20多位嘉宾发表了高水平演讲,来自全国各地非公立医院院长和医疗机构管理者、投融资界和健康产业界的企业家等300余人出席会议。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驻会副会长赵书贵在主持会议时中指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社会办医和健康中国建设加快发展。为促进中国非公立医疗事业发展,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2016年再次主办了这一行业性、公益性的品牌论坛活动。

行业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国家“十三五”医改规划和政策走势,“十三五”医改是制度建设的拓展和深化期, 2020年建立比较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调整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结构布局,调整存量和增量并举,推动社会办医,调动社会资源,满足高端的非基本医疗的需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黄心宇处长解读了医保支付改革与发展非公立医疗政策措施。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翟晓辉处长介绍了建立国家医疗数据中心和医疗机构评价体系的情况,强调了医疗质量评价工作对非公立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性。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介绍了协会服务社会办医的新举措,将与中国知名投资机构合资成立中国医疗产业基金,筹办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社会医疗投资峰会,为社会办医提供资金支持及管理服务。协会还将于今年10月在深圳举办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第一届年会暨中国非公立医疗发展大会,主题是:“汇聚社会力量,铸就健康中国”,欢迎大家积极参会,共谋非公医疗事业的发展。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教授介绍了健康产业与社会资本投资医疗领域的新动向。

当天下午,论坛在协会常务理事、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董事长胡波博士主持下,围绕社会办医投融资趋势和热点、非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与发展、物联网医学发展等议题进行了高水平的专题演讲和精彩的嘉宾对话讨论。

白春学教授以呼吸疾病的慢病管理为例,介绍了物联网医学应用的广阔前景。有关医疗投融资专家指出,公立医院改革为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创造了机遇,在未来十年是医疗投资的蓝海,但也面临挑战,包括机制、人才储备、绩效管理、成本控制、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国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非公立医疗在提供基层基本医疗服务和满足高端医疗需求方面,都可以发挥作用。

在由清华大学医疗管理研究中心曹健研究员主持的第一组嘉宾对话讨论中,首都医疗集团张旗涛、复星医药孙月波、梵康医院管理陆彦明、弘晖资本余同乐、协会肾脏病透析专委会王九生等嘉宾,分别从公立医院改革与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投资机遇和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融资需求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在非公立医院管理和运营发展的议题中,四位重量级的专家带来了实货真经。河南省医科院聂伟院长做了非公立医院的专业、学科和人才定位的报告。

聂院长建议,市级以上的非公立医院做专科、不做综合性医院,突出技术特色、专科特色、服务特色;在人才定位上,北上广的非公立医院应瞄准与国际一流人才合作,产生国际辐射力;基层非公立医院可不囿于专科或综合的限制,用合适的人才,避免人才的浪费和不足。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徐克成院长分享了该院以海内外中晚期肿瘤治疗为特色的专科发展历程,由于采用国际最新抗癌理念,实行传统技术(手术、放疗和化疗)和高新技术相结合,加上国际一流的医疗服务,挽救了无数中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命,也探索了复大肿瘤医院成功的国际化之路。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闫东方研究员做了非公立医疗机构星级评估评价体系构建及实施方案的报告,指出,医疗质量评估工作是非公立医疗机构强化自律、规范发展和提升专业能力的需要,应与现有的医院等级评审相互补充、互为促进。

清华长庚医院CEO助理杨长青博士以长庚模式为例,从医疗的行业特性、理念引导、制度辅路、绩效引领等几方面介绍了现代医院运营体系的构建,给与会的医院管理者带来了思考。

压轴的嘉宾对话由冯庆明博士主持,聂伟院长、徐克成院长、陆道培血液病医院陆佩华院长、深圳龙城医院王玉林院长和北京和睦家医院卫星诊所与家庭医疗杨杰总经理分别发表了精彩的论点,思想分享,呈现了非公立医院的表率和先锋对于医疗质量与服务的持续改进、医院品牌建设、办院初衷与长远发展的深远思考。

本届论坛呈现和总结了社会办医的新进展和新趋势,有关政府部门解读政策、行业专家厘清趋势、解析规律,社会办医最佳实践者分享创新的理念和经验。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新格局中,在社会办医加快发展之时,希望能够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发展医疗事业的活力,提升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继续推动非公立医疗事业的更大发展,使之为服务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