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张宗久局长致辞
2020年10月11日、18日,由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共同举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与中国医院协会共同作为指导单位的《世界管理调查-中国医院管理实验研究》能力促进网络暨启动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张宗久局长、焦雅辉监察专员,中国医院协会刘谦会长,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等领导莅临会场并致辞。 图为启动研讨会现场 此次研讨会旨在通过分享、交流、互动、讨论等形式,为从事中国医院管理的高层人员介绍全球医院管理的理论体系与评估方法,帮助中国医院科学的认知在运营、目标、人才、绩效四个维度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异,全面掌握中国医院管理存在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尤其是本次世界管理调查项目突破了传统医院评价测量的方式,非常重视管理过程测量,并辅以行之有效的测评方法。 图为启动研讨会圆桌论坛 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等全国知名医院高层管理者,科研机构专家等围绕现代医院目标管理、运营管理、绩效管理、人才管理四个维度进行了广泛探讨和深度交流。全国共有200多家医疗机构的15000余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图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越书记做主旨报告 在18日的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越书记做了《利用DRG管理功能,有效提高床位使用效率》主旨报告。赵越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我国当前医药体制改革的目的,一是要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二是要解决国家投入和医保筹资、医疗花费之间的矛盾。DRG不仅可以用于医保支付,也可用于医院床位管理,提高医院床位使用效率。在这方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图为郝德明会长在研讨会上致辞 郝会长在致辞中指出,现代医院管理绝不是拍脑门、想当然的随意管理,而是需要选择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的标准体系来进行管理。从等级医院评审、绩效考核到DRG管理,国家各类医疗质控标准很多,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部门在公立医院试行现代医院管理至今也探索出丰富的经验,但医院管理者并不能依靠管理工具将相关标准适用到实际工作中。医院管理的理念固然重要,但管理工具与管理方法也是医院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为信用评价和能力星级评价铭牌与证书 图为协会组织编写的《非公立医疗机构信用与能力评价实用指南(全两篇)》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经国家批准,注册成立的全国唯一从事社会办医行业服务和行业管理的国家行业组织。2015年,协会结合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的特点,以行业问题为导向,以医疗质量安全为核心,强化非公立医疗机构信用建设和能力建设,研究制定了社会信用等级评价和医疗服务能力星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管理办法及其标准,并以此为标准,开展行业评价,不断提高和促进全行业健康规范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医院管理和医疗专家建立“双评”专家库,组建了协会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和标准委员会,同时编写了《信用与能力评价实用指南(全两篇)》。从评价理论、体系、实施、专家管理、结果跟踪与应用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工作体系,确保“双评”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和专业性。自2016年以来,协会先后组织专家到全国近20个省市,对规模大、影响力好的一批医疗机构开展了行业评价,收到了参评医疗机构的一致好评。更值得一提的是, 协会研究和开展的行业评价工作已被列入国家卫健委联合十部委印发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中,明确为国家十部委行政法规性政策要求。“双评”已经成为医疗机构,特别是非公立医疗机构提升自身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