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发挥理事会决策支持作用,配合当前疫情防控要求,贯彻厉行节约、节俭办会的原则,2022年1月20-25日,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以通讯形式召开了一届八次理事会暨十二次常务理事会议。
通讯会议期间,各位理事认真审议各项报告,并书面回复表决意见。会议审议并一致通过了《协会2021年度工作总结与2022年度工作计划的报告》《分支机构更名的报告》《分支机构人事聘任的报告》《新建和修订工作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的报告》。
会议对协会过去一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21年,协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下,协会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和国家卫健委等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和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服从防控工作大局,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卫生健康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遵循以产业链为动力、学术链为标准、人才链为核心、资金链为保障的“四个链”建设发展工作思路,秉持“服务、自律、维权、指导”的办会宗旨,在各位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各分支机构、地方协会、广大会员单位和协会秘书处全体机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为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协会综合能力建设;积极发展和服务会员,促进分支机构规范管理;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继续医学教育,搭建行业合作服务平台;研究制定和积极推广应用各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认真开展国家行业评价;努力建设行业合作医协体、启动专科赋能;承担依法执业培训、医保合规自查自纠、国际医疗旅游、医疗机构信用信息公示等政府委托任务,坚持行业自律;加强国际合作,搭建人才平台,构筑金融综合服务生态圈;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加强社会办医品牌宣传。总之,协会工作面广量大,在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同志的带领下,协会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新成绩,圆满完成了全年既定工作目标与工作任务,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协会的号召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公信力进一步加强。会议还提出了2022年度十九项重点工作计划。
会议同时审议通过,协会原人文医学分会更名为人文医学与医药卫生行风建设分会;新成立2个分支机构,负责人分别是:超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温朝阳、医疗设备管理分会会长郝德明(兼);2个分支机构换届选举产生新任负责人,分别是:男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袁亦铭、医院管理分会会长丁剑;新制定《采购管理制度》《投融资管理制度》,修订《合同(协议)管理规定》《工作人员生活困难补助及慰问管理办法》《财务报销制度》。
2022年,党的二十大将胜利召开,“十四五”蓝图将全面展开。会议希望,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协会全体理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历史阶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砥砺奋进新征程,为推动公立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协同发展,实现我国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医改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卫生健康服务,作出更大贡献、发挥更大作用。